金秋銀川,處處秋景如畫。
人與自然和諧相處,處處皆景。
在中山公園廣場上,人們沐浴著暖陽與鴿子嬉戲。
銀川濱河新區黃河濕地成群的野生水禽在棲息覓食。
種類繁多的鳥類在銀川安家。
景觀雕塑為休閑運動城市添色。
章子湖新修建的自行車慢騎道。
高空俯瞰,巍巍賀蘭山巍峨聳立,黃河水蜿蜒奔騰不息。銀川平原湖泊星羅棋布,綠地縱橫交錯,銀川城區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其中。銀川,這座中國西部城市,曾經黃沙漫天、干旱少雨。歷經幾十年的發展與保護,如今,宛如藍絲帶的艾依河穿城而過,連接七子連湖、華雁湖、西湖、閱海、北塔湖等湖泊,構成了“城在湖中,湖在城中”的景象。行走在城市道路上,成片的綠植與鮮花令人賞心悅目。綠意盎然的小微公園,紅黃粉白各色花草樹木生機勃發。綠色成為美麗銀川靚麗的底色。 近年來,銀川市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,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戰略,相繼實施了大規模的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,逐步建立和形成了合理、完整的濕地保護體系。建成了集防洪、排水、生態、景觀、旅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艾依河工程,接引銀川平原10余條溝道,沿途連接了七子連湖、華雁湖、海寶湖、小西湖和閱海等10余個重要濕地,形成水面1700多公頃,成為市區重要的濕地生態帶和風景線。湖泊濕地面積由2002年的3.2萬公頃增至目前5.31萬公頃。全市有自然湖泊、沼澤濕地近200個,其中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湖泊有20多個。 堅持“綠色高端和諧宜居”城市發展理念,城市見縫插綠,打造特色多樣的小微公園。截至2017年年底,全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7328公頃,綠化覆蓋率、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42.07%、42.04%和16.83平方米,居全國前列。 銀川市以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為引領,將“綠色高端和諧宜居”城市發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設,深耕“生態立市”,全力打造綠色空間相隔、湖泊濕地映城,山水和諧的宜居城市。 (原文刊載于2018年9月22日銀川日報第04版)
|